去,还是不去,不是问题的问题
我相信很有一部分咱国人民为此纠结过。我的纠结不算大,上海的世博会基本上可以算着是家门口的事情。
我不是喜欢扎堆儿的人,如果世博不在长三角,而且是除杭州以外我最熟悉的上海,其它任何地方我可能都不会动心。
当然,也因了毛毛的一句话:还是去吧,政府花了咱纳税人这么多钱,总还是要去验收一下的。。。他可真会算帐,咱去验收还得花自个儿的钱涅。
去内蒙之前就买好了来回动车票,因为足够早,顺利买到了一等车厢。这个”一等“,只多10元,相当于”头等舱“,想想看飞机的嘴脸,一等车真的很美好。但我发现,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沪杭动车一等车往往先卖完。
住宿
咱的六六同学(别误会,是学生不是同窗)真的很贴心啊,早早的就主动打来电话问是否帮我订宾馆。好的呀,我索性省心了。
咱也不铺张,就经济连锁酒店吧,六六同学选了离她家离地铁站都很近的龙阳路锦江之星。我啰哩啰唆地说这些,是想说咱住的地方比较远离闹市,照理说,价格不会太离谱,结果,平时不到200元的标间已然涨到439元(还是优惠价)。
话说,咱国人民没有不爱发横财的。
(俺和六六同学在阳光谷前面)
冷门馆热门馆
事前leon老师提醒我做做功课,我和毛毛分别做了,我还下载了“攻略”、“宝典”一类的东东到电子阅读器里,随时翻看。
其实这没有多大意义,你最终选择看哪些馆并不取决于它值得看的程度,而是取决于门前排的长队带给你的绝望程度。
冷热的确有着它的道理。
我们看了两个热门馆:意大利馆和法国馆。
先说法国馆吧,亮点是有几件国宝,据说是印象派大师梵高、莫奈、高更等人的作品,还有罗丹的雕塑,除此之外就是看电影看摄影展。让人倒胃口的是LV和米其林的植入式广告。
比较而言,意大利人就认真多了,那真的是认认真真做了展厅的设计,让人真正领略到意大利当下的城市风格。
我们是第一天在园内瞎逛并顺便看了几个不怎么排队的冷门馆后,决心去排一个热门馆的,根据事先的功课,选择了法国馆。
(法国,法式庭院)
这样,总算理解了冷门馆和热门馆的区别,晚上在宾馆跟毛毛商量,决定第二天只排两个热门馆,挑选了一下,选择了意大利馆和德国馆。
第二天中午12点半,从意大利馆出来后我们直奔德国馆。结果得知,排队时间超过4小时,这可是在中午1点的烈日和高温下呀,我和毛毛互相看看,彼此都是一副绝望的表情,转身离去。
再商量,决定去俄罗斯馆,然后,再次绝望。
为了对得起剩下的时间,看了四个冷门馆:安哥拉、阿尔及利亚、非洲联合馆和挪威馆, 话说冷门馆,基本上以视频和图片为主,冷门,不是人民不厚道要冷落它们,是它们自己让中国人民心冷的。
下午3点,我们决定放弃参观,到星巴克去,幸好我有阅读器,毛毛有纸本书,我们舒适地打发掉了三个小时。
(意大利馆,墙上的乐队)
(意大利馆,灯饰)
(意大利馆,酒被文化了)
(貌似面条也被文化了)
(真人造型秀)
(意大利时装)
排队
一般人都关心展馆排队,其实,第一个要排的队是上午的入园。
世博园的入口很多,每一个都很壮观。
我们第一天是下午入园的,不排队。第二天上午9点10分左右来到6号门,被几路纵队的队伍吓了一跳,站在队伍最后往前面打望,神龙见尾不见头。40分钟后我们站在了队伍的最前面,回望一下,神龙见头不见尾。
随着队伍向前移动,看到傍边的通道地上有小朋友出恭留下的宝物,马上,工作人员指挥后面的队伍移动上去,于是,宝物被踩了,一种人们熟悉的味道弥漫开来。这时,我想起前不久我家么妹儿给我的短信:“今天入园人数52万,人人都像难民”。
各个馆的排队有两种移动方式,像意大利馆和法国馆,那是流水队,即队伍一直不停地向前移动,所以虽然看起来让人绝望,但它的“移动”让人心理上能够承受,事实上时间也的确能忍受,大约1小时左右。
像德国、俄罗斯等,是一批一批放人,大多数时间看上去队伍是静止不动的,使犹豫要不要排队的人很容易深度绝望。
排队的痛苦很难描述,但发现自己吃苦耐劳的能力超出先前的想象。实在是因为周围有太多的榜样,比如为了让年幼的孩子见见世界级世面的父母们,他们的辛劳我真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。一个只有几个月大的Baby,被妈妈抱着,妈妈的衣服已经湿透。Baby正努力地盯着别人的包包同时小嘴儿也不闲着认真地吃着手指头。如果婴儿有思想,它一定在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:反正都是吃手指头,干嘛到这么不爽的地方来吃呢?
在我的手机上,还保留着两条令人深度绝望的信息:沙特馆排队时间为5小时,石油馆的排队时间为7小时。
(照片上所有的人头,近的远的,全都是法国的队伍)
正宗西餐
第一天是六六同学陪着的,她执意要请我吃一顿饭,说是工作后一直没有这个机会,也借机参观世博,虽然因为工作的原因进出过N次,但没有真正参观过。
从法国馆出来就开始物色餐馆,候选有两个:法国餐厅、意大利餐厅,但都要排队。最后来到西班牙餐厅,不用排队。
很后悔忘了留下真相。
一份烤面包片涂上某种酱,一份海鲜炒饭,一份鳕鱼碎碎肉,一份煎牛柳,一份土豆泥(做成蛋糕状),两瓶气泡水。──总价495元。
第二天参观完意大利馆,怀着对意大利馆的无限好感,就来到二楼的意大利餐厅,还特意选择了高档的那家。
(我们是最先进来的食客,毛毛表面平静地等待着美味)
两份意大利面,每份130元,我看着它们,相当迷茫,各尝了味道以后,更加迷茫。
(让我迷茫的海鲜面条)
(让我继续迷茫的千层肉酱面)
一份煎羊排,180元,在毛毛的强烈要求下尝了一小口,更深的迷茫,因为没有任何味道,不咸,不甜,不酸。后来毛毛告诉我,可能我吃的这一小块没有沾到酱,一种很奇怪的酱,有点酸有点甜有点。。。
(那份奇怪的烤羊排)
( 一份三色冰淇淋65元,比较而言还算靠谱)
由于两盘意大利面的份量严重低于我们的意料,它们的味道也严重低于我们的预期,虽然所有的加起来也就勉强能填饱毛毛的肚子,我们还是不打算继续点东西了,认为那是对RMB的不尊重,也是对味蕾的残害。或许餐厅经营者也意识到他们的东西很难填饱俺国人民的肚子,所以每桌貌似都赠送了一大腕烤的干干的面包片。
这顿饭我花了515元,但我却吃得异常凄惨──就着水啃了一碗干得掉渣的面包片。
(我就着水啃完了这碗面包片)
结账的时候,我对那位热情地夸我的因格里西说的歪锐古德的意大利帅哥waiter竖起大拇指赞美了他们伟大的意大利美食。
您老一顿饭顶我吃一个月的,我终于知道富人是啥样了。更能理解贵国的含义了。
这参观世博会的开销可以去意大利深度游了哦,哈哈。
费时费钱费体力。城市让生活更傻帽,嘿嘿。
上海世博的第一主题:排队
上海世博的第二主题:烧钱
功课做得不够啊。在大众点评网上,世博园意大利餐厅哪排得上啊。应该去挪威馆的。
膜拜啊!相比之下,我们去得太低调了
应该找找吴大设计师给你“世博宝典”,他有贵宾通行证,所以,他认为——排队不是问题,是文化。
文丰老师的谜语太难猜了,吴大设计师是谁呀?难不成是吴馆长?
奇怪,我为什么看不到图片呢?
是您的网络问题吧,多刷新几次。
李老师好!我在前一篇博文后留了我的邮箱,点击“提交留言”后,发现留言栏是灰色的,不知道您能不能看到?麻烦您查看一下。谢谢!